上海中式食品保鲜技术项目融资
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日前刊登融资信息,上海某大容量包装的中式食品灭菌保鲜技术项目寻求合作方,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一期投资1300万元。
公告称,该项目系上海市科委上海世博食品安全项目,于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研试完成,上海市科委组织专家验收组验收通过。
该项目用物理方法,不用任何防腐剂,以自主研发的工业生产加工工艺和杀菌保鲜技术,以工厂化大规模生产方式进行上海市民平时习惯食用的中式食品的工业化生产。经本方法加工的食品包括米饭、汤类、肉禽鱼、蔬菜等65个品种,可在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到一年不变质。同时,项目还专门研发出用冷链技术可保存七天的绿叶蔬菜和娇嫩炒菜品种30个,作为配套供应菜肴。
公告显示,项目可以用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办法进行生产,以全方位网络化供应的办法进行销售;项目涉及扩大就业、改善民生、支援三农、支援国防建设诸项的国家发展需要,有可能取得国家财政税收支持及其他支持。目前项目已申请二个发明专利和一个实用新型的包装专利。
根据公告,项目计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立生产和经营平台,投资1300万元,租用1500平方米厂房,聘用员工80人-120人,建立一家中小规模的示范性工厂,组织一支骨干生产和经营队伍,建立一个科研开发中心。开拓上海中等收入家庭市场、军需及特种供应市场以及上海土特产市场。以三年时间达到日产2.76吨、年产990吨,年产值4185万元,年利润880万元。一期投资预期3年收回。
第二期为期3年,以社会集资方式至3000万-5000万元投资,生产和经营目标是年产量3577吨,产值超过1.8亿元,年利润3400万元。同时,将拓展与外省市原料产地的合作,生产中心移至外省市,上海建成具有相当规模的全方位的供应网络体系和新产品研试开发基地、产品检测中心、物流中心。
第三期企业争取上市,年产值8.5亿元,利润1.5亿元。产品普及上海并向有影响的国内大城市发展。
公告称,项目目前处于种子期,已完成产品研试、部分中试及国家验收,已搭建试验平台,已筹划组织生产、技术、经营班子及经营计划,已物色合适的工厂场地。预期项目正式筹建半年后即可投入运营生产,至今已投入资金约150万元。